紮實推進藏糧於地、藏糧於技戰略,統籌整合資金,加大投入力度,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區域,以土地平整、土壤改良、灌溉排水和節水設施、田間機耕道、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、農田輸配電等工程建設為重點內容,建設高標準農田286萬畝,總計達到4982萬畝。繼續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,在80個縣持續開展耕地質量類別劃分,發揮1000個耕地質量監測點和7000個測土配方施肥與耕地質量評價點作用,實施秸稈還田、增施有機肥、土壤調理劑等措施,培肥地力。
在確保糧食產能穩定的基礎上,積極發展優質專用等高端糧食產品。以冀中南為重點,以訂單銷售為主要形式,以規模化種植、標準生產為主要途徑,積極發展優質強筋小麥,2020年夏收麵積由360萬畝發展到400萬畝以上。以石家莊、邢台、秦皇島玉米加工重點區域為重點,種植發展高澱粉玉米,以大中城市周邊重點、大力發展鮮食玉米。實行大豆替代玉米種植,積極發展高油、高蛋白大豆,麵積由60萬畝發展到70萬畝。以科技高端、標準高端、品質高端、品牌高端為目標,培育發展槁城、柏鄉和廣平富硒麵粉,黃驊旱堿麥、南和金米、豐寧黃旗小米、萬全鮮食玉米、曹妃甸大米、槁城“雙高”大豆等精品糧食,滿足高端市場需求。
重點建設15個全程機械化示範縣,探索總結不同區域糧食機械化生產模式、機具配套方案和社會化服務運行機製,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2個百分點、達到83%以上,努力提高科技水平。加強小麥施肥澆水、病蟲草害防控和“一噴三防”等田間管理,確保夏糧豐收。
培育100個全程綠色防控示範基地,探索集成應用一批綠色防控技術模式,重大病蟲草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%以上,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%以上,農藥利用率達到40%以上,農藥使用量繼續保持負增長。
針對今年小麥條鏽病、赤黴病將偏重發生,草地貪夜蛾將早發重發,東亞飛蝗、土蝗可能大發生的情況,嚴密跟蹤發生動態,加強監測預警,及時發布預警信息,及早做好物資和技術準備,確保不大麵積連片成災,危害損失控製在5%以內。加強與氣象等部門的溝通協調,及時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,推進科學抗災。擴大農業大災保險試點,提高防範自然風險能力。另外,要加強統籌協調,加強調度指導,抓重點、攻難點,確保完成播種麵積,確保產能穩定提升。
來源:河北新聞網
請輸入驗證碼